千山万山 为什么是景迈山?

千山万山 为什么是景迈山?

12阅读 2023-11-04 07:34 产地

景迈山与我们早已血肉相连。

一次又一次的奔赴,我们穿行于上山那条林荫弹石小道,纵深于山的肌理,细数过大平掌高耸入云的大青树,凝思于蜂神树下,肃穆于朝阳映照的大金塔,怅寥廓而怀远古,心生敬畏。

艾温、艾肯、岩坎…… 一个个熟知的名字,一张张鲜活的面孔,烙印在心间。每一次山行之路结识的人,都带给我们这座茶山的一幅新面孔。

在他们新式的民宿、起居融为一体的露台,迎接了生命中许多次的随云海喷薄而出的朝阳,还有山上鲜为人知,却为我们敞开心扉,娓娓道来的淳朴故事。

此后,将一座茶山从诗意的田园画卷移居到我们心间,成为一处心灵栖息的场所。点滴汇聚,终成回响,就像回音壁,呼应着城市灯火琉璃,这便是18 年来《普洱》杂志编辑们和这座茶山的联结。十一次茶山行活动,我们四次带领来自天南地北的茶友穿梭于这片古茶林,流连于翁基古寨的青石板路,在糯岗的民舍屋檐下领略山色与风露。

我们能够轻易地在山间的岔路口寻找到方向,甚至就像进入自己的家园。2023 年9 月17 日,景迈山漫长的申遗之路终于划上圆满的句号。再一次,就像参加家人的庆典,编辑部成员和世居于此的人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。一路之上,我们带有回溯的幽思,又饱含畅想的展望。

穿过“ 时光隧道”,多年前的面孔淳朴依旧,如在昨日。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从芒景到景迈大寨,人们张灯结彩,篝火映晚霞同辉,欢歌齐彩云共舞。我们再次和老朋友欢聚一堂,记录他们离开城市,入山制茶的故事。这是一座山的大团圆,也是一个个人家的小团圆。很多的异乡人把这里作为终身归宿,安身立命,成家立业。

山上有茶、有酒、有故事,都是真实可触及,冷暖入心的感怀。

也许我已絮叨了过多感性的言语,本期独家关注聚焦申遗文本诞生过程,梳理了十三年申遗之路的脉络,重新总结了景迈山的世界性价值;铭记了为这座山倾情奉献的企业故事。

作为一座茶山的记录者和见证者,经历也许是个人的,但记录可使之成为一座山的记忆,甚至一个群体,一代人的记忆。

一切过往皆为序章。记录者在景迈山深层的历史间问叶寻根,笔触在绵延的大山褶皱间曲折洋溢,我们聚焦现状,更关注未来。

新的一页随着申遗的成功徐徐展开了,这也许意味着记录将告一段落。不过,多年和景迈的茶农朋友、异乡异客建立起的情结,就像被时光凝成的颗粒一般,嵌入了记忆的帘帷,哪怕是一阵风的吹拂,一缕茶香的席卷,都使得它轻易舒展,令人沉浸。

来源:普洱杂志
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上一页:产学研交流协作,共谋宜宾茶产业发展壮大

下一页:“蒙顶甘露杯”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